最新目录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职业体育的运营策略基(3)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 我国职业体育系统复工复产的策略 基于CAS理论,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摆脱职业体育运营的治理困境,我国职业体育系统应重点围绕政府引导、职业

4 我国职业体育系统复工复产的策略

基于CAS理论,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摆脱职业体育运营的治理困境,我国职业体育系统应重点围绕政府引导、职业体育管理者统一认识、赛事疫情防控、电视网络媒体开发、观众需求激发五个方面展开工作。

4.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做好相关政策保障

职业体育系统主体共生关系的特殊性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反垄断法则,故其离不开政府制定的适用于职业体育发展的特殊政策干预,如反垄断豁免法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管理主体对职业体育运营的保护性和指导性干预效果更佳。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应积极构建政府监管和引导、协会和职业体育组织主导、社会资本和大众参与的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管理模式[8],对当前疫情的影响做出精准评估,通过政策工具和制度设计积极引导职业体育赛事复工复产。

4.2 做好目标定位,深化合作共赢思想

在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管理模式指导下,对当前职业体育发展目标做出精准定位。管理者要积极深入调研,充分了解职业体育相关主体面临的困难以及面对赛事停摆的诉求、意见等,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科学制定职业体育复工试行方案,尽量兼顾平衡各参与主体的权益诉求,保护不同投资主体、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利益,关注大众的观赛需求等。慎重起见,要组织系统所有管理者、参与者和其他相关主体对复工方案进行讨论论证,促进各主体加强协调沟通,形成“利益共同体”意识和“合作共赢”思想,减少矛盾冲突,开展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共渡难关。

4.3 严抓赛事举办各环节的疫情防控

举办赛事是保障职业体育正常运营的根本,而安全是重中之重,要严密做好赛事举办的疫情防控工作。首先,加强对各俱乐部、转播媒体、裁判系统内部人员流动的管理和疫情防控,将风险拒之门外。特别是严格落实外援和其他滞留运动员、教练员回归的检测、隔离等防控措施,同时不放松对所有参与者比赛、训练、生活等全方位的防控。其次,体育赛事举办会引发观众的人员流动,加上新冠病毒潜伏期长的特点,一旦在密闭的空间中扩散疫情,其破坏力和危害性无法估量,因此要明令禁止直接观众入场观赛。再次,赛事举办模式首选赛会制,可选择疫情传播风险最低的地区作为赛点。如当前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CSL)前期进行了赛会制尝试,验证了职业体育赛事启动的可行性。办赛模式随疫情防控形势而动态调整,如果防控形势好转,将降低或取消交通管制,逐渐恢复到主客场赛事循环模式;反之,则保持防控措施不变甚至进一步升级防控措施。

4.4 大力发展“互联网+”与“体育+”融合模式

当前职业体育转播收入占比越来越大,如2016—2017赛季世界营收前10名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收入构成中,平均转播收入占38.9%[9]。“互联网+”与“体育+”相融合已成为职业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显著趋势。虽然受疫情影响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现场无法安排观众进入,但这也赋予了媒体更多的传播重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互联网媒体产业发达,职业体育项目收视人数已达数亿,职业体育市场开发潜力无穷。而目前我国职业赛事转播还是以央视为主,在赛事转播中的信号制作、解说质量等方面,地方电视台和部分现代网络媒体与央视差距明显,转播市场迫切需要更多的媒体参与进来,尤其是网络媒体,其具有互动性、移动性、便利性、灵活性等优势。职业体育和网络媒体要深化合作,积极构建、完善“互联网+”与“体育+”融合的、多元媒体参与的转播网络,不断满足国内外观众的观赛需求,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体育的市场竞争力。

4.5 重视大众对职业体育的需求

对于我国亿万体育爱好者来说,欣赏精彩的体育赛事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体育爱好者会为自己喜爱的赛事、明星和球队投入金钱和精力,以获得愉悦、刺激、归属感等精神满足。有研究表明,在2030—2035年之间我国职业体育付费观众数量和产业规模等可能会扩大5—10倍[7]。我国职业体育管理者,要在保证体育赛事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增加体育明星与大众的交流。职业俱乐部要走进大众群体,密切与观众的关系,不断扩大俱乐部铁杆粉丝规模,再以他们为中心,辐射更广泛的人群,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文章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tkxxb.cn/qikandaodu/2021/0707/581.html



上一篇:基于语言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综合系统分析

系统科学学报投稿 | 系统科学学报编辑部| 系统科学学报版面费 | 系统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系统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系统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