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诠释与层面剖析(2)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艺术设计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随着科技、自然、生态、人文等变化而发展。全息学社会下,数字化的生存需求和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培育

艺术设计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随着科技、自然、生态、人文等变化而发展。全息学社会下,数字化的生存需求和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培育了数字化艺术设计。设计形态上以注重实体物质设计转向与数字化非物质设计并行;设计理念从着重造型和功能转向人文关怀的设计服务;设计价值观从市场为导向转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用户体验、交互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服务设计、未来设计成为现行设计范式的新亮点,以后还会有更多尚未觉察的设计命题等待我们去挖掘。

二 数字化设计层面的研究背景

1.物质设计与非物质化设计。非物质社会是数字化信息革命的产物,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可见”,影像、声音、图像、文字时刻冲击我们的感观。研究数字化艺术设计有必要了解现今社会和时代大的宏观背景,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媒介即信息”,技术媒介作为人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6]25。信息科技这一数字化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范式、思维方式的创新、价值观念的改变,甚至是社会结构的转型。

图1

数字化艺术设计是相对实体的物质设计而言,实体物质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显性设计是外在表现的风格设计,隐性设计是内在技术的工程设计。显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而隐性设计决定设计的功能。信息科技为设计开发了新的维度,打破了原先的设计架构,在背后的隐性设计也可以成为设计的外在表现,“比特(byte)”为DNA的数字化设计将工程技术推向前沿,成为设计产品的核心。下面所谈的数字化艺术的三个层面就是相对于物质设计逻辑关系来谈的,如图1。

2.数字化艺术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数字化艺术设计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艺术设计的联姻与交叉所产生的新兴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设计天生具有交叉的特性,以其强大的兼容性使之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最有渗透性的组成部分,广泛向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服装设计各个领域延伸。再造性和创造性的数字化产品,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改进,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中应用,不断深入和渗透。按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绘图CAG(computer-aided graphics)阶段,计算机绘图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给计算机输入非图形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处理,生成图形信息输出。第二,60年代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阶段,是将计算机在人工智能渗透到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中,运用二、三维图形生成技术记录和表达海量的设计内容,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设计的组成部分。第三,90年代开始,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阶段,综合了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传播学、心理学、媒体学,伴随仿真技术和三维动画能力的成熟,辅助设计表现已不能满足设计和受众的需求。数字化设计已成为与物质设计并行发展的独立设计门类,现在分支众多如:数字视觉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等,并还在不断演变和多元化。

三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三个层面

信息技术的冲击,数字化设计从辅助手段转化与物质设计并行的设计门类,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这种衍替现象是我们分析数字化艺术设计层面的切入点,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是基于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把处理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研究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联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设计产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数字化手段和实体物质是其中两个要素,它们相互交叉、共存与分离,决定了设计的存在样式。

1.物质设计的数字化表现。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一切符号系统化知识,信息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智慧。[7]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是需要一个优化的过程,数字化表现就是将设计数据通过图像化、视觉化的表达,准确、快速、高效地实现信息交换,这是对繁杂海量的数据重组、排列、整合、优化、再现的直接应用手段。

数字化表现在艺术设计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分支很多, 建筑设计领域有建筑漫游、三维模型仿真设计;工业设计领域有产品的动态演示、产品的交互应用设计;服装设计领域有服装三维模型展示、服装试装软件的开发等等。数字化表现设计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设计产品,其核心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衍生,目的是延伸及强化设计所提供的机能,这种方式将完整而系统阐述问题,使设计呈现有序和人性化,增强信息传达的强度和密度,增强可读性,加快信息交换的速度。

文章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tkxxb.cn/qikandaodu/2021/0417/471.html



上一篇:基于系统科学语境下的包装设计
下一篇:现代系统科学与系统检验鉴定课程改革与实践

系统科学学报投稿 | 系统科学学报编辑部| 系统科学学报版面费 | 系统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系统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系统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