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爬虫低等说,爬行纲这个叫法本就是不科学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提起爬行动物,很多人想到的是冷血、行动迟缓和低智商。在常人眼里,爬行动物几乎是低等的代名词,它与我们哺乳动物的差别就如教科书中的定义一样明晰。然而,大众对爬行纲的

提起爬行动物,很多人想到的是冷血、行动迟缓和低智商。在常人眼里,爬行动物几乎是低等的代名词,它与我们哺乳动物的差别就如教科书中的定义一样明晰。然而,大众对爬行纲的误解和鄙视其实是没有科学道理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专家意识到,爬行纲是个不科学的分类单位,主张予以废除。

加拉帕戈斯象龟

林奈分类法和系统分类法

生物分类法为博物学家林奈首创,他根据生物的不同特征予以归类和分组,本意是为了方便鉴别。后来分类专家们创设了不同层级的分类单位,基本分类单位共有八个,从大到小依次是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基本单位之前冠以“高”“总”“大”“上”,或者“亚”“下”“小”,用以表示更大或更小的单位。

现在,学术界的一致观点是,分类应反映出物种间的演化关系,体现出达尔文的共同祖先原则,这就是系统分类法。换言之,应该被划到同一分类单元是有共同祖先的生物,而不是外表相似的生物,只不过共同祖先较近的生物长相通常也相似。

根据系统分类法,每一个分类单元都在系统发生树上代表一个演化支。对某一给定单元,如果包含且仅包含某一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就是单系群;如果包含某一共同祖先和它的部分后代,未包含其全部后代,就是并系群;但如果不包含最近的共同祖先,就是复系群。

图示单系群、并系群和复系群

很多学者认为一个自然的分类单元只能是单系群,拒绝一切并系群或复系群。近年来,随着分类方法的不断成熟,过去公认的很多分类正在被大幅度改动,爬行纲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遭到了质疑。

经典爬行动物的范围

众多现生和史前动物被归入爬行纲,科学家根据颞颥孔的数量和位置,将爬行纲分为几个亚纲。颞颥孔是位于颅骨侧面、眼眶后方的孔,是咀嚼肌附着的位置,也就是太阳穴。

缺弓类、双弓类和合弓类的“太阳穴”位置示意图

双孔亚纲(双弓类),颅骨每侧有上、下两个颞颥孔,包括现存所有爬行动物以及史前的恐龙、翼龙。

无孔亚纲(缺弓类),没有颞颥孔,包括最原始的爬行类——杯龙类、中龙类。龟鳖目一度被归于本亚纲,后来发现它是有颞颥孔的,只是退化了,是一种基础双弓类。

下孔亚纲(合弓类,单弓类),颅骨每侧只有一个颞颥孔,位于眶后骨下方,包括盘龙类、兽孔类等,在恐龙时代之前很繁盛,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动物了(它们去哪了呢?下文揭晓)。

鱼龙

此外还设立过一个调孔亚纲(阔弓类),每侧只有一个加大的上颞颥孔,下颞颥孔退化,包括蛇颈龙、鱼类等史前海洋爬行动物。后来发现,该亚纲是不成立的,阔弓特征只是对海生生活的适应。

爬行动物的系统演化关系

根据现代系统分类法,完美的分类单元必须是单系群。爬行纲冠群,即真爬行动物,包括现存所有爬行动物的最晚共同祖先及其全部后代。现存爬行纲都属双弓亚纲,其共同祖先出现在古生代晚期,分两大演化支:主龙下纲和鳞龙下纲。

龟鳖目、鳍龙目(蛇颈龙)和鱼龙目也是双弓类的支系,但演化位置尚无定论。这里只引用2015年最新DNA分析的结果,蛇颈龙属于泛龟类,属于主龙下纲的基础类群,而鱼龙是鳞龙下纲的基础类群。

爬行纲冠群的系统发生关系

鳞龙下纲包括有鳞目(蛇和蜥蜴)、喙头蜥目,为当代最繁盛的爬行类。中生代晚期的海洋霸主——沧龙也属于鳞龙类,沧龙实际上就是海生大蜥蜴。

主龙下纲为爬行纲演化主干,现存典型的是鳄鱼。在中生代非常繁盛,恐龙和翼龙都属于该下纲。恐龙是蜥臀目和鸟臀目(鸭嘴龙、剑龙和角龙等)的合称,蜥臀目又分蜥脚亚目(梁龙、腕龙和马门溪龙等)和兽脚亚目(异特龙、霸王龙和恐爪龙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鸟类都是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直系后裔,因此也属于广义的双弓类,鸟类头上也确实有两对太阳穴。

综上,爬行纲冠群是涵盖鸟纲的。“现存爬行类+鸟类”构成一个单系群,而刨除鸟类后就只是个并系群。



上一篇:中国空间站首批在轨科学实验样品交接仪式在京
下一篇:即将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能带给科学

系统科学学报投稿 | 系统科学学报编辑部| 系统科学学报版面费 | 系统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系统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系统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