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百年后重新审视,技术与科学是两个平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1年8月5日文汇报第11版 【导读】 今天出版的文汇报“读书”专版,刊发了知名的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研究学者江晓原教授的署名文章,他结合三本新近书籍,阐释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

2021年8月5日文汇报第11版

【导读】

今天出版的文汇报“读书”专版,刊发了知名的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研究学者江晓原教授的署名文章,他结合三本新近书籍,阐释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从历史来看,技术有它独立的使命和贡献;当下民族复兴之路上,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技术。当然,科学和技术的辩证法依然存在,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和献身科学依然是我们这个民族毋庸置疑需要孜孜追求的。

当前,中国的高铁制造、5G网络都在世界领先,但同属于技术范畴的工业设计软件、芯片制造依然是很大短板。

此文的思考也让我们打开文化自信的另一个维度。期待江晓原教授系列文稿中的后续论述,也欢迎大家文后留言。

技术的进步同样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来源:视觉中国

很多人经常会说“如果我们不重视科学研究,我们的技术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类似这样的话大家都很习惯。于是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图像就形成了:科学是基础,技术是手段。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关系图像?这样的关系是真实存在的吗?这与《科学:无尽的前沿》这本书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 《科学:无尽的前沿》是20世纪最大的战略欺骗行动。一份1945年呈送给美国总统的内部报告,为什么会在冷战核心年代的1960年高调公开出版?担心对手发展得不够快吗?急着传经送宝?当世人普遍相信美国正是因为遵行《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所主张的政策而成霸业时,事实却并非如此。

如果你感觉这些和你原先的认知相差有点远,那就耐心听我从科学史的角度摆事实讲道理。

科学和技术,谁的历史更长?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关于战后科学研究计划提交给总统的报告》 [美]V.布什等著 范岱年等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实际上科学的历史并不长。从近代实验科学出现开始,算起来也就是大约四百年。如果将现代科学的根源追溯到古希腊,也就是到公元前几个世纪。

那么在这之前,世界上有没有技术?毫无疑问,很多古代文明,比如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中国文明……当然都是带有技术的。但是他们的技术肯定没有以科学为基础。

比方说,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个先秦时代完成的工程至今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今天我们发现它符合流体力学,符合结构力学,可是造都江堰的时代,世界上有流体力学吗?有结构力学吗?李冰父子能知道伯努利方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当时世界上尚未发明这些科学定理。

类似的例子在欧洲也能找到。比如欧洲一些教堂的历史已经超过千年,它们有巨大的穹顶,这当然符合结构力学原理,但那时世界上没有结构力学。所以那些大教堂不是以结构力学为基础建造的。曾经有一个时期,技术不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后来科学发达,它的解释能力很强,因而容易让人觉得它是一切技术的基础。

把技术的成就归功于科学,这个现象今天很常见。每年媒体上都会有西方知名期刊选出当年“十大科学新闻”“十大科学进展”之类,仔细看一看,基本上七八项都是技术进步。但我们总是把这些叫做科学新闻、科学进展。

又如,我们平常讲科幻,大家都习惯是指“科学幻想”,其实那些小说和电影里面很多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想象的都是技术。为什么我们不说是“技术幻想”呢?这暗含了我们惯有的认知:科学可包含技术。

究竟是科学先进还是技术先进

“美国科学先进”这一判断还有两个著名大工程的背书——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工程,图为电影《曼哈顿工程》海报

有些人认为美国的科学先进,但是,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何在呢?

仔细想想,无非是论文数量、专利数量、名校数量、研发经费数量,或者是另一些更实际的东西,比如芯片霸权、互联网霸权、十个航母战斗群……

但是,所有这些,或者是无法直接区分科学和技术(比如论文、名校、研发经费),或者明显就是技术(比如专利、芯片、互联网、航母战斗群)。

其实从科学史的角度想一想,几乎所有最伟大的科学理论,没有一个出现在美国。

文章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tkxxb.cn/zonghexinwen/2021/0818/609.html



上一篇: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因病
下一篇:科学都难以解释的3件事,据说很多人都经历过,

系统科学学报投稿 | 系统科学学报编辑部| 系统科学学报版面费 | 系统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系统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系统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